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4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梁子卿,党委副书记杨世红,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何笃庆应邀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世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形势与政策”兼课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2023年云南省高校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的精神,强调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以及省委教育工委的相关工作要求。承担本次专题备课的四个小组的负责教师围绕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备课讲解。
与会领导分别就本次集体备课会情况发表建议意见。
何笃庆对本次集体备课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备课会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建议在授课中酌情添加实际案例,以进一步提升课程效果。
杨世红从专题审批和现场听课的角度提出建议意见,认为本学期四个专题选择紧扣《时事报告》和《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的通知》精神,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建议要进一步要增强讲授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共鸣,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的要求。
梁子卿针对授课进行一一点评并提出工作要求。梁子卿强调开展集体备课会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思政课标准要求高、任务重,面对着新内容、新标准、新要求,思政课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应该在完整、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讲授。
戴世平进行会议总结。在肯定了备课教师们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工作推进中的难点与问题,如:理论宣传工作入脑入心仍需进一步加强等。各位教师应严格对照思政课教师“六个要”“八个统一”的要求来反思自身,才能不断提高和成长。
本次集体备课会也对具体工作提出要求。备课会结束后,与会教师认为此次集体备课会对正在开展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纷纷表示在未来教学工作中会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思政课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落实好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任务。